【中医小课堂】中医睡眠的养生之道
睡 眠 养 生
中医学认为:阴气盛则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
《黄帝内经》提到,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阴主静,所以夜半应长眠。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睡眠养生的相关知识。
睡 眠 的 重 要 性
战国时名医文挚对齐威王说:“我的养生之道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有睡眠才能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
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人一个晚上不睡觉,其损失一百天也难以恢复。”
清代医家李渔也曾指出:“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
正如老百姓常讲:“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
人要顺应自然的规律,跟着太阳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不要跟太阳对着干。
既然睡眠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怎样提高自己的睡眠质量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提 升 睡 眠 质 量 方 法
提高睡眠质量有四大法宝。
首先是提倡睡“子午觉”。
“子时、午时”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
晚上11点以前入睡,效果最好。因为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午觉只需在午时(11点—13点)休息30分钟即可,因为这时是“合阳”时间,阳气盛,所以工作效率最好。
还有,睡前减慢呼吸节奏。睡前可以适当静坐、散步、看慢节奏的电视、听低缓的音乐等,使身体逐渐入静,静则生阴,阴盛则寐,最好能躺在床上做几分钟静气功,做到精神内守。
另外,睡前可吃一点养心阴的东西,如冰糖百合莲子羹、小米红枣粥、藕粉或桂圆肉水……因为人睡觉后,心脏仍在辛苦地工作,在五脏中,心脏最辛苦,所以适当地补益心阴将有助于健康。
最后,失眠的病人别忘了睡前用温水泡脚,手少阴心经与足少阴肾经在足部相交,泡脚可以促进心肾相交。
心肾相交意味着水火相济,对阴阳相合有促进作用,阴阳合抱,睡眠当然达到最佳境界。
子 时 睡 觉
子时(23:00—1:00) 此时胆经最旺。我们要平躺在床上睡觉。
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汇于胆,聚而成精。
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
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由此可见胆的重要性。
有些人随便切掉胆是轻率的表现。胆汁需要新陈代谢。
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
凡在子时前1—2小时入睡者,晨醒后脑清晰,气色红润。
反之,经常子时前不入睡者则气色清白,特别是胆汁无法正常新陈代谢而变浓结晶,导致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而“胆怯”。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所以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现 代 人 对 睡 眠 的 误 区
大部分人之所以难以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除了一些人本身不良的睡眠习惯以外,主要是对睡眠存在着许多误区:
1、有些人认为每天只要睡足七八个小时就行,因此觉得晚上熬夜也不要紧,白天补睡就行了。
2、很多人晚睡或者睡眠不好,只知道第二天会感到精神疲倦,而不知道对身体有多大伤害。
3、许多人认为失眠、入睡难只是小问题,吃几片安眠药就行了,不会想到是由于体内脏腑失衡造成的。
4、有些人喜欢夜间看书、写文章等,觉得过了23点后安静,人也很精神,效率高。
要想走出以上几种对睡眠的认识误区,首先必须知道不良睡眠习惯对人体的伤害以及何时睡眠有利于养生。
不 良 睡 眠 的 危 害
晚上9点到凌晨3点是养肝护胆的最佳时间。人如果长时间过子时(23点-1点)不睡,就会伤胆伤肝。
初期表现为眼圈黑,眼睛干涩、疲倦、内凹,头晕、头痛,精神疲倦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的还会出现脏腑失衡和各种病症。
1、眼部疾病:
肝开窍于目,过子时不睡易引起肝虚,出现视力模糊、老花、迎风流泪等症状,还会形成青光眼、白内障、眼底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等眼疾。
2、出血症状:
肝有藏血、调节血液的功能,过子时不睡,会造成肝血不足,还会引起吐血、流鼻血、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眼底出血、耳出血等出血症状。
3、肝胆方面疾病:
子时胆要更替胆汁,胆经旺时人若不睡,胆汁更替不利,过浓而结晶成石,久之即得胆结石。
4、情志方面的疾病:
过子时不睡易耗伤胆气,《黄帝内经》讲“气以壮胆”,胆气一虚人就容易惕惕不安,多疑、胆怯,久之则形成抑郁症、焦虑症等情志方面问题,甚至厌世、自杀。
5、心血管系统疾病:
过子时不睡觉,可引起肝血不足。由于心主一身之血脉,肝的储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受损,会造成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6、肺脏方面:
过子时不睡觉,无法滋阴潜阳,肝阴亏损,引起肝火过盛而灼肺,出现干咳或咳嗽、咳痰血等木火刑金的症状,还易导致牛皮癣等各种皮肤病。
7、肾脏方面:
亥、子、丑时(21点-3点)为一天的冬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应肾,肾主藏精,肝肾同源,过子时不睡觉易耗伤肝气、肾气,从而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糖尿病、肾衰竭、不孕不育等疾病,严重的还会影响下一代。
来源:鹤鸣安康 中医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