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探索“五育融合”的心理育人新模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培育积极心理品质,树立阳光心态。4月1日,心理健康中心教授丁爱芹携心理健康教育团队联合生物与环境工程系李民和教授工作团队整合专业力量和实训资源,开设“理论+实践+体验”的阳光心田·心理融合课,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翻土、撒肥、播种。
在劳动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农耕的基本技能,更通过亲身体验,深刻理解了劳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他们学会了在劳动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体会到了付出与收获的喜悦。这种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更让他们在劳动中得到了心灵的滋养与成长。
“阳光心田·融合心理课”是我院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次创新探索。该课程让学生在自然中养心,在劳动中育心,在合作中交心,在互助中暖心,在实践中感悟提升。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阳光心田·融合心理课”,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量化课程对学生心理状态的积极影响,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向“体验化、生活化、长效化”迈进。
微信
微博